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早上起床不用靠咖啡因提神 ----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

早上起床不用靠咖啡因提神:

五種可以替代咖啡因的早晨提神方式
第一步:瞭解咖啡因的負面影響
在決定早上到底要不要喝咖啡提神前,你應該要先看看咖啡因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咖啡因會妨礙體內一種稱為腺苷(adenosine)的化學物質的作用,腺苷會在身體疲憊時告訴身體停止作用。持續讓使此種化學物質無法作用會對身體造成以下的影響。
恐慌:你可能不知道咖啡因是靠持續使人體做出挑戰或逃避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來保持敏銳的狀態。如果你的身體過久處於此狀態,此種反應的程度會降低,且造成恐慌現象。公共利益科學中心(The Center for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CSPI))建議含有咖啡因的產品需標上警告標示。咖啡因或許不會使你有恐慌的現象,但公共利益科學中心建議恐慌症病患應避免使用咖啡因。
情緒疲勞:咖啡因讓你的身體清醒,卻無法告訴身體何時該休息。要是身體需要休息,卻無法休息時,情緒疲勞的現象就會產生。
脫水:據梅約診所(mayo clinic),Katherine Zeratsky醫師所說,除非每天能攝取至少5~7杯的水,否則咖啡因會造成人體脫水。
經前期綜合症:根據艾許綜合醫學中心(the Ash Center for Comprehensive Medicine)的研究指出,大量飲用咖啡或食用巧克力的女性較易出現經前期綜合症的現象。在每月一次的時間,那些令人不適的副作用會因咖啡因而更為嚴重。
現在你已經瞭解那些咖啡因較不為人知的副作用了,那麼你會需要其它的東西來取代早上來一杯的享受。
第二步:前一晚先做好早上的準備
早上的成功來自於昨晚的準備。我所謂的準備,就是充足的休息。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the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每人每晚所需的睡眠時間為7~9小時,但實際上極少數的人有達到足夠的睡眠。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強迫身體運作的。
第三步:開燈
馬上把周圍的燈打開。這樣可以騙到你的身體,該是時間起床活動了。一份2000年由Université Toulouse Le Mirail法國研究人員所發表的研究指出,夜晚接受強光曝曬的實驗參與者,在夜晚有較高的警覺性及較好的表現。
第四步:以運動作為一日的開端
與其喝咖啡或咖啡因茶類,不如用運動作為一日的開端。運動不只對健康有益處,前美國海軍海豹部隊及健身作家Stew Smith指出,運動能夠在不使用咖啡因下,有效地喚醒你的身體。運動也能讓你較為樂觀地面對一天。
第五步:沒事多喝水
早上喝水確實能讓身體充滿活力。美國馬薩諸塞州,Natick郡,美國陸軍環境醫學研究所(the US Army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的Harris R. Lieberman博士表示,即使只是少攝取1%~2%的水分,就能對清晰思考的能力帶來負面影響。喝水保持身體含水,可以增加警覺性。根據梅約診所(mayo clinic)所示,每人每天需要8杯8盎司的水(約2000 cc)來補充由流汗、呼吸、排尿,及排便所流失的水分。
以上五個步驟都不用做出什麼生活上的重大改變,就能輕鬆執行。藉由這些步驟,你就不用再受咖啡因的負面影響。而且你自己算算看,一杯60元台幣,這樣你一個月可以省下快要3000元。明天別喝咖啡了,改吃蘋果。蘋果的葡萄糖可以幫大腦補充養分,給你最天然的能量。
資料來源:How to Wake Up Feeling Revived without Caffeine

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羅貝多.貝里尼,在上台領獎致詞時說,「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給我最好的禮物是貧窮。」

我有話說-我清寒,我不要補助!
2012-08-15 01:06 中國時報 【李宛青╱台南市(高中教師)】
     每學年上到新的班級,我都會想辦法幫忙班上清寒的同學,在購買制服、課本、講義時,向廠商爭取幾個免費的名額,一般而言,私下與我談過的學生我都盡力幫忙。近幾年來,開始思考這樣的模式是否需要修正?

     許多有兼導師的同事總會互想討論著這些問題,尤其在開學時,責任尤其沈重,太多學生有清寒證明了,一個班級六、七個同時有縣市、鄉鎮開立的清寒證明。在上級單位難以審核的情況下,決定補助對象的權力就交付在導師身上,還有聽說有家長來電請託。

     實話說,老師們根本無法得知學生的家庭狀況。總是會有高層這樣說:「電訪或家訪呀!」;電話中最好能問得出他們的月收入多少,為了看他家中有多窮而去家訪也很怪,最後大多便宜行事,若是超出清寒補助名額,就輪流吧!不然就統統有獎,老師多寫一些推薦函,省掉了許多麻煩。但看到那些取得資格的清寒同學身穿名牌、手拿高檔手機時,又懊悔沒有仔細審核。有位學生說過:「常得到別人協助的人,在習慣後就會失去人格,也會失去向上及反省的動力。」

     在杜絕不了浮濫發放清寒證明的情況下,身為教育工作者,多一分細膩的觀察,找出真正需要幫忙的學生,就很必要了。這些「真清寒」的學生,將來定有一番成就。還記得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羅貝多.貝里尼,在上台領獎致詞時說,「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給我最好的禮物是貧窮。」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賣舊書

搬家,工程浩大,尤其是一堆舊書,丟掉可惜,搬走太重

靈機一動,賣掉好了,不是紙類回收喔,而是到二手書店去啦

查了茉莉書店,全家驅車前往,大姐二姐幫忙搬下車,真是一堆書阿(家裡還有一大堆丫)

店內小姐用極其快速的方式估價,這一大堆書可以賣........1400元,剛好可以用來吃午餐耶,感覺賺到一頓,真好

送大姐二姐去台中渡假

暑假真是父母的惡夢,尤其是沒錢沒時間的我

還好台中的珮珮姨贊助,讓二小可以暫時離開台北市

這次讓二小自己做高鐵去,但是媽媽不放心,所以全家陪坐到板橋,再沿途打電話監控,直到台中阿姨接到為止

整路平安,只有浩宇不高興,在空無一人的板橋站平台放聲大哭,還好站務員沒來關心...

終於告別嬰兒床,迎接第一張兒童床

搬個家,所有東西都一股腦全部一次壞
先是TiVo不能看了,一直重新開機,無法進入系統,花錢買了新硬碟也只能撐兩天,送回TGC也說沒問題(?)
先放著,偶爾可以進去系統,就先撐著吧

可是嬰兒床壞了,浩宇暫時跟我們睡大床,我睡得腰酸背痛,非買床不可了

通話接走一遭,哇勒,嬰兒床從3萬起跳?沒錢也不想當笨蛋,IKEA是唯一救贖了

直接殺去殺回,花了3000大洋,得到一夜好眠,以及小孩的笑容,嗯,不錯

自己做草仔粿

從糯米粉開始,加入艾草與紅糖,搓揉再搓揉,包入蝦米內餡,蒸熟完成!!

為何對曾櫟騁來說,得銅牌的感覺可能比得銀牌還爽

為何對曾櫟騁來說,得銅牌的感覺可能比得銀牌還爽:
恭喜曾櫟騁(圖片取自中央社)
原因很簡單:「期望值」。
舉例來說,我們大概會認為加薪10%的人比加薪5%的人更快樂,但如果被加薪5%的人原本只期望3%,而被加薪10%的人卻期望15%的話,那麼真正感到爽的可能就是被加薪5%的這位了。
所以若我們以為在運動比賽中,得到金牌的必然比得到銀牌的來得高興,得到銀牌的又比銅牌的來得有成就感,那可不一定了。因為很多時候,得到銀牌的唯一輸的一場就是金牌賽,會嚴重地感到自己跟金牌擦身而過而極為失落,得到銅牌的反而是在四強中曾經落敗,在挫折後再次爬起來,在擔心落到第四名的情形下奮力一博獲得站上頒獎台的機會,反而感到高興。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心理學者Victoria Medvec 與 Thomas Gilovich 與托萊多大學的 Scott Madey 認為這種情形可以用「counterfactual thinking」(反事實思維)來解釋,也就是人們會拿客觀成就與「原本預想中應該得到的成就」來比較。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者拿了1992年西班牙巴塞隆納夏季奧運的頒獎典禮影片以及比賽一結束大會宣佈贏家的錄影片段給大學生看,並請他們以10等分的量表來判斷金銀銅牌得主的神情高興程度為何,1的話是生氣,10的話則是狂喜。
結果咧,在比賽一結束宣佈贏家的片段這部份,銀牌得主的神情快樂程度平均獲得4.8分,銅牌得主則是7.1分,然後在稍候的頒獎典禮上,銀牌得主依舊只有4.3分,而銅牌得主則有5.7分,在統計上具有顯著差異:銅牌得主看起來就是比銀牌得主來得高興。
2006年舊金山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 David Matsumoto 與世界柔道雜誌的 Bob Willingham 也針對了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的柔道比賽進行類似的研究,共蒐集了來自35個國家的84名運動員在以下3個時刻的資料:比賽一結束、獲授獎牌時、還有站上頒獎台上時。有趣的調查結果是,他們發現14位金牌得主中,13位在決賽結束後馬上露出笑容,26位銅牌得主中也有18位在確定勝出後展開笑顏,但沒有一個銀牌得主在輸掉決賽之後還笑得出來(這也蠻合理的)。
儘管不久後的頒獎典禮上,大部份(96.4%)的人站上了頒獎台還是都露出了微笑,但仔細分析他們的笑容,還是發現銀牌得主的笑容比較不真誠,有點勉強。
如果對得獎者來說是這樣,那麼對於在電視機前面看轉播的我們又是怎樣呢?以這次奧運來說,有很多人批評台灣代表隊的成績「不如預期」,就連體委會主委都說給了選手們「鑽石級」的待遇,但成績欠佳讓她很失望。但老實說,我想要問,那麼多的比賽,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台灣選手的實力在哪個等級?我們了解他們接受的訓練跟待遇如何嗎?台灣人被媒體帶動起的奪牌期望與最終結果的落差造成的失落感,該怪選手?還是只是反事實思維在作祟呢?
如果我們真的看清台灣體育的現況,或許其實能奪得一銀一銅,台灣人就該高興了。
Reference:

Medvec VH, Madey SF, & Gilovich T (1995). When less is more: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nd satisfaction among Olympic medalis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4), 603-10 PMID: 7473022
Matsumoto D, & Willingham B (2006). The thrill of victory and the agony of defeat: spontaneous expressions of medal winners of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3), 568-81 PMID: 16938038
Why Bronze Medalists Are Happier Than Silver Winners